《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颁布以来,民法典为公民权利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关注网络虚拟财产安全、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惩治网络暴力等问题......数字时代,民法典对权利的保护也向数字空间不断延伸。
小李骑电动车经过某公司门口时,被横在道路上的电线刮倒,造成身体多处软组织损伤。同时,车辆及手机等财物也遭到损坏。
随后,小李到进行住院治疗,出院后,小李将该公司及当地的广电、联通、电信等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各被告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电动车及手机损失费等费用。
对于涉案肇事线路,各方当事人均认为是(固定)电话(通信)线路,通过现场勘查,除当地电信公司外,无其他公司在该公司内铺设过固定电话通信线路。
法院经查,该线路为废弃通信线路,通向公司房屋内,且该公司在电信固定电话通信线路换线之后经历过从平房搬到楼房的过程,故涉案线路系当地电信公司在更换线路以前所铺设的可能性较大,能够达到高度概然性的标准,应认定当地电信公司为涉案线路的所有权人,其对小李经济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同时,案涉线缆是该公司屋内原来使用的线路,故其对该废弃线路负有督促所有权人拆除的义务,其未尽该义务存在过错责任,应与所有权人承担本案连带赔偿责任。
小李驾驶电动车在行进过程中因疏忽大意而未能注意到前方存在障碍物,对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过错,应适当减轻侵权人的赔偿责任。
法院结合各方当事人在事故发生中的过错程度,酌定小李自行承担20%的民事责任,当地电信公司承担80%的民事过错责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缆逐渐遍布城区,它给人们带去通信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由此可知,建筑物脱落损害责任适用的是过错推定原则,如果因电缆脱落、坠落给行人造成损害,其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无法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原标题:《【民法典宣传月】津小法有话说 被废弃电缆绊倒,侵权责任谁来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